Search

【#吳文哲 🇰🇷『泡菜』或『辛奇』重要嗎?】

「想提升『韓式料理』的品牌價值?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吳文哲 🇰🇷『泡菜』或『辛奇』重要嗎?】

「想提升『韓式料理』的品牌價值?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!」今年7月底,韓國政府宣布將Kimchi(舊譯韓國泡菜)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「辛奇」。表面看來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,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(ISO)認證的「泡菜宗主國」之爭,但新聞一出,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。
.
不只中國網友批評「管太多」,台灣也出現許多不以為然的評論,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,甚至有人在青瓦台公佈欄請願要求撤回。更有人嘲笑這只不過是「韓國民族主義氾濫」的無意義正名。然而,泡菜正名辛奇的背後,其實還涉及了「品牌價值」的定位問題...
.
2011年,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,韓國文化廣播公司(MBC)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,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。以最基本的飯(밥)為例,有的店家寫成「Bab」,有的則寫成「Rice」。同時報導中也以日本餐廳作對比,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,料理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。
.
同時更有許多因為翻譯導致的笑話:例如韓國餐廳裡,石鍋定食(돌솥 정식)曾被翻譯成「hot stone pot full」(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)、牛頭骨湯(곰탕)則變成「bear thong」(熊湯),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,卻是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.......
.
.
#韓國 #正名 #辛奇 #泡菜 #品牌行銷 #首爾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